Located in Chén Tiānxí 陳天錫, ed., Dài Jìtáo xiānshēng wéncún 戴季陶先生文存. Taibei shi: Zhongguo guomindang zhongyang weiyuanhui, mínguó 民國 48 [1959]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Title of Work | Date of Composition | Notes |
---|---|---|
持戒頌一 | ||
持戒頌二 | ||
持戒頌三 | ||
菩薩戒本經羯磨文譯主唐三藏法師玄奘傳略並頌 | ||
寫八覺經過及目的講詞 | 民國15年7,8,9月間 | In Chén Tiānxí 陳天錫, ed. Dài Jìtáo xiānshēng wéncún zàixùbiān 戴季陶先生文存再續編 (Taibei: Taiwan shangwu yinshuguan, 1968), pp. 738-747 |
寫八覺經過及目的講詞附誌 | 民國16年12月 | Ibid., p. 748 |
節綠六婆羅密法要兼誌所感 | 民國19年佛生日 | |
班禪大師說六字大明真言法要 | 民國20年6月 | |
般若婆羅密多門論頌 | 民國21年 | |
懺悔正義 | 民國21年2月2日 | |
敬告隆昌寺諸僧眾書 | 民國21年7月15日 | Public letter [?] published in Hǎicháoyīn 海潮音, Vol. 13 no. 7 pp. 4-8. |
報恩十八頌 | 民國21年8月1日 | |
仁王護國般若婆羅密多經頌 | 民國21年8月6日 | |
敬告隆昌寺大眾詞 | 民國22年 | |
宗喀巴傳 | 民國22年2月 | |
中國之宗教改革與救國事業 | 民國22年3月22日 | Radio broadcast on National Central Radio. Published in Hǎicháoyīn 海潮音, Vol. 14 no. 5 pp. 15-18. |
贈蓮花十偈並答其所說三偈 | 民國22年7月1日 | |
歡迎照空法師等致詞 | 民國22年11月28日 | |
告隆昌寺大眾對於災過降臨應有之修省 | 民國22年12月 | |
論密教 | 民國23年 | |
記班禪大師 | 民國23年 | |
懺摩之自覺 | 民國23年1月 | |
論迷信 | 民國23年3月 | |
般若二咒 | 民國23年7月7日 | |
論佛家服食藥物 | 民國23年7月 | |
仁王護國般若婆羅密多經頌 | 民國23年11月17日 | |
致覺明善知識兩偈 | 民國24年8月 | |
答班禪大師堪布會議廳偈 | 民國27年9月9日 | |
蓮花生大士贊 | 民國27年10月 | |
自誓 | 民國28年春 | |
自警 | 民國28年3月 | |
自懺 | 民國28年3月 | |
自守 | 民國28年3月 | |
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贊 | 民國28年3月 | |
為國殤慶福文並偈 | 民國28年5月21日 | |
緬甸舟中作偈 | 民國29年10月28日 | |
中印兩國文化與衰離合因緣頌 | 民國29年12月10日 | |
說密宗教義 | 民國30年5月 | |
阿彌陀婆多陀阿加陀贊 | 民國32年春 | |
國父贊 | 民國32年2月 | |
讀瑜伽師地論書感 | 民國32年2月 | |
發願四事 | 民國32年4月6日 | |
書護國宣化廣慧圓覺大師班禪額爾德尼事 | 民國33年 | |
說蓮花佛法因緣並頌 | 民國33年冬 | |
鍾鼓香三讚並誌 | 民國34年9月4日 | |
歷代班禪大師織錦法像贊 | 民國35年庚寅月月圓之日 [March 29; 4/30] | |
修忍行 | 民國35年7月16日 | |
中有聞教得度密法頌 | 民國36年中秋後二日 | |
記玄奘法師所傳般若婆羅密多心經 | 民國36年10月 | |
蓮花鄔波斯迦信行因緣記略 | 民國36年10月 | |
記達摩祖師見梁武帝事 | 民國36年仲冬月(農曆11月) | |
題迦枼摩騰竺法蘭兩大德四十二章經 | 民國36年11月 | |
雙度心燈 | 民國36年11月27日 | |
記悉陀羅畫菩薩像 | 民國37年元月 |
To be continued
Guófù 國父 refers to Sūn Zhōngshān 孫中山 (1866/70-1925)
Lóngchāng Temple 隆昌寺 is found on Bǎohuá Mountain 寶華山 in Zhènjiāng 鎮江, Jiāngsū province 江蘇省. It is well-known as a cradle for the Vinaya School (lùzōng 律宗) of Chinese Buddhism.
佛教各宗大意序||民國21年8月||Huáng Chànhuá 黃懺華 wrote 佛教各宗大意 and published it in 1934. Dài was asked to write a preface.
金剛頂發菩提心論淺略釋序||民國22年4月11日||Huáng Chànhuá 黃懺華 wrote 金剛頂發菩提心論淺略釋 and published it through the Shànghǎi fóxue shūjú 上海佛學書局 in January, 1933.
Wǔ Fēibǎi 伍非百 (1890-1965) was a philosopher, philologist and scholar.
Tán Yúnshān 譚雲山 (1898-1983) was a philosopher and student of Buddhism
因明入正理論淺釋 was written by one Huìzhuāng 惠庄法師
Shī Xǐngzhī 施省之 (1865-1945) was a bureaucrat who turned to Buddhism in middle age.
嘉木樣 refers to the Jamyang Shêpa lineage of Tibetan Buddhist teachers.
章嘉 refers to one of the living Buddhas of Mongolian Buddhism, also rendered as 章嘉呼图克图.
Bǎohuá Mountain 寶華山 is in Jiāngsū province 江蘇省, between Nánjīng 南京 and Zhènjiāng 鎮江.
Dàgāng 大剛 was apparently a leader of a group of monks studying Buddhism in Tibet in the late 1920s and 1930s. The World Maha Bodhi Society was founded by Anagarika Dharmapala in Sri Lanka to restore Buddhist sites in In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