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ed in Chén Tiānxí 陳天錫, ed., Dài Jìtáo xiānshēng wéncún 戴季陶先生文存. Taibei shi: Zhongguo guomindang zhongyang weiyuanhui, mínguó 民國 48 [1959]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Buddhist Matters (事) Eulogies (頌) Gathas (偈) and Literary Eulogies (贊)
| Title of Work
| Date of Composition
| Notes
|
| 持戒頌一
|
| 持戒頌二
|
| 持戒頌三
|
| 菩薩戒本經羯磨文譯主唐三藏法師玄奘傳略並頌
|
| 寫八覺經過及目的講詞 | 民國15年7,8,9月間 | In Chén Tiānxí 陳天錫, ed. Dài Jìtáo xiānshēng wéncún zàixùbiān 戴季陶先生文存再續編 (Taibei: Taiwan shangwu yinshuguan, 1968), pp. 738-747. The scripture referred to is the 佛說八大人覺經.
|
| 寫八覺經過及目的講詞附誌 | 民國16年12月 | Ibid., p. 748
|
| 節綠六婆羅密法要兼誌所感 | 民國19年佛生日
|
| 班禪大師說六字大明真言法要 | 民國20年6月
|
| 般若婆羅密多門論頌 | 民國21年
|
| 懺悔正義 | 民國21年2月2日
|
| 敬告隆昌寺諸僧眾書 | 民國21年7月15日 | Public letter [?] published in Hǎicháoyīn 海潮音, Vol. 13 no. 7 pp. 4-8.
|
| 報恩十八頌 | 民國21年8月1日
|
| 仁王護國般若婆羅密多經頌 | 民國21年8月6日
|
| 敬告隆昌寺大眾詞 | 民國22年 | Lóngchāng Temple 隆昌寺 is found on Bǎohuá Mountain 寶華山 in Zhènjiāng 鎮江, Jiāngsū province 江蘇省. It is well-known as a cradle for the Vinaya School (lùzōng 律宗) of Chinese Buddhism.
|
| 宗喀巴傳 | 民國22年2月
|
| 中國之宗教改革與救國事業 | 民國22年3月22日 | Radio broadcast on National Central Radio. Published in Hǎicháoyīn 海潮音, Vol. 14 no. 5 pp. 15-18.
|
| 贈蓮花十偈並答其所說三偈 | 民國22年7月1日
|
| 歡迎照空法師等致詞 | 民國22年11月28日
|
| 告隆昌寺大眾對於災過降臨應有之修省 | 民國22年12月
|
| 論密教 | 民國23年
|
| 記班禪大師 | 民國23年
|
| 懺摩之自覺 | 民國23年1月
|
| 論迷信 | 民國23年3月
|
| 般若二咒 | 民國23年7月7日
|
| 論佛家服食藥物 | 民國23年7月
|
| 仁王護國般若婆羅密多經頌 | 民國23年11月17日
|
| 致覺明善知識兩偈 | 民國24年8月
|
| 答班禪大師堪布會議廳偈 | 民國27年9月9日
|
| 蓮花生大士贊 | 民國27年10月
|
| 自誓 | 民國28年春
|
| 自警 | 民國28年3月
|
| 自懺 | 民國28年3月
|
| 自守 | 民國28年3月
|
| 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贊 | 民國28年3月
|
| 為國殤慶福文並偈 | 民國28年5月21日
|
| 緬甸舟中作偈 | 民國29年10月28日
|
| 中印兩國文化與衰離合因緣頌 | 民國29年12月10日
|
| 說密宗教義 | 民國30年5月
|
| 阿彌陀婆多陀阿加陀贊 | 民國32年春
|
| 國父贊 | 民國32年2月 | Guófù 國父 refers to Sūn Zhōngshān 孫中山 (1866/70-1925)
|
| 讀瑜伽師地論書感 | 民國32年2月
|
| 發願四事 | 民國32年4月6日
|
| 書護國宣化廣慧圓覺大師班禪額爾德尼事 | 民國33年
|
| 說蓮花佛法因緣並頌 | 民國33年冬
|
| 鍾鼓香三讚並誌 | 民國34年9月4日
|
| 歷代班禪大師織錦法像贊 | 民國35年庚寅月月圓之日 [March 29; 4/30]
|
| 修忍行 | 民國35年7月16日
|
| 中有聞教得度密法頌 | 民國36年中秋後二日
|
| 記玄奘法師所傳般若婆羅密多心經 | 民國36年10月
|
| 蓮花鄔波斯迦信行因緣記略 | 民國36年10月
|
| 記達摩祖師見梁武帝事 | 民國36年仲冬月(農曆11月)
|
| 題迦枼摩騰竺法蘭兩大德四十二章經 | 民國36年11月
|
| 雙度心燈 | 民國36年11月27日
|
| 記悉陀羅畫菩薩像 | 民國37年元月
|
Public ritual performances and Country-protecting Dharma Assemblies
| Title of Work
| Date of Composition
| Notes
|
| 仁王護國法會發願文 | 民國20年11月16日
|
| 發願偈 | 民國21年6月22日
|
| 藥師七佛法會發願文 | 民國22年1月
|
|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多經頌書後 | 民國23年4月
|
| 護國宣化廣慧圓覺大師班禪額爾德尼頌 | 民國27年8月
|
| 護國宣化廣慧圓覺大師頌 | 民國27年8月
|
| 成都修建護國息災法會發願文 | 民國28年9月
|
|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多經陀羅尼釋 | 民國30年立春日
|
| 護國息災會祈願文 | 民國31年仲冬月(農曆11月)
|
| 對於護國救災法會會務處理之指示 | 民國31年11月20日
|
Prefaces (序), epilogues (跋), remarks (題) and commentaries
| Title of Work
| Date of Composition
| Notes
|
| 改革寺院僧伽制度之意見 | 民國20年
|
| 營口楞嚴寺同戒錄序 | 民國20年8月28日
|
| 佛教各宗大意序 | 民國21年8月 | Huáng Chànhuá 黃懺華 wrote 佛教各宗大意 and published it in 1934. Dài was asked to write a preface.
|
| 贈錢味莘先生序 | 民國21年10月2日
|
| 金剛頂發菩提心論淺略釋序 | 民國22年4月11日 | Huáng Chànhuá 黃懺華 wrote 金剛頂發菩提心論淺略釋 and published it through Shanghai Buddhist Books 上海佛學書局 in January, 1933.
|
| 贈達修和尚序 | 民國22年5月29日
|
| 贈譚雲山先生序 | 民國22年6月 | Tán Yúnshān 譚雲山 (1898-1983) was a philosopher and student of Buddhism
|
| 題林文忠公行輿日課 | 民國22年6月1日
|
| 伍非百先生所著名學諸書序 | 民國22年6月23日 | Wǔ Fēibǎi 伍非百 (1890-1965) was a philosopher, philologist and scholar.
|
| 贈某喇嘛序 | 民國22年6月25日
|
| 題自書孝經拓本贈廬山黃龍寺 | 民國22年7月19日
|
| 因明入正理論淺釋序 | 民國22年11月
|
| 對陳百先生因明入正理論淺釋之意見 | 民國22年11月 | 因明入正理論淺釋 was written by one Huìzhuāng 惠庄法師
|
| 跋藥師法會發願文贈譚雲山先生 | 民國22年12月
|
| 莫干山連社序 | 民國25年2月29日
|
| 附致施省之先生書 | 民國25年2月29日 | Shī Xǐngzhī 施省之 (1865-1945) was a bureaucrat who turned to Buddhism in middle age.
|
| 題秦果爾先生紀念冊 | 民國31年
|
| 贈劉家駒居士序 | 民國35年7月9日
|
| 六組法寶壇經跋 | 民國36年冬月(農曆11月)
|
| 中有聞教得度密法序 | 民國36年中秋後二日
|
| 附致張兼三先生書 | 民國36年中秋後三日
|
South Asian Buddhism
| Title of Work
| Date of Composition
| Notes
|
| 參加摩訶菩提會年會感述 | 民國29年冬
|
| 中印兩國國民的救世精神 | 民國31年3月17日
|
| 書感印度情況贈叔萱同志 | 民國32年2月
|
| 摩訶菩提會年會致詞 | 民國35年仲冬(農曆11月)
|
Private Correspondence
| Title of Work
| Date of Composition
| Notes
|
| 致蒙藏青康各地同胞書 | 民國20年7月
|
| 致寶華山融忍和尚書 | 民國20年8月 | Bǎohuá Mountain 寶華山 is in Jiāngsū 江蘇, between Nánjīng 南京 and Zhènjiāng 鎮江
|
| 致寶華山妙柔和尚書 | 民國21年2月27日
|
| 致寶華山戒澄和尚書 | 民國21年2月27日
|
| 致佛教團體書 | 民國21年4月
|
| 致達賴大師書 | 民國21年5月28日
|
| 覆丁師汝夫子書 | 民國21年5月21日
|
| 致班禪大師書 | 民國21年6月21日
|
| 致王一亭先生書 | 民國21年7月20日
|
| 致班禪大師書 | 民國21年8月24日
|
| 致班禪大師書 | 民國21年9月
|
| 致寶華山德寬‧妙柔和尚書 | 民國21年9月22日 | Note: In the original printing, the two names are side by side, half-width on one line of vertical text
|
| 致班禪大師書 | 民國21年10月3日
|
| 致班禪大師書 | 民國21年10月19日
|
| 致班禪大師書 | 民國21年10月28日
|
| 致開封眾大德居士書 | 民國21年11月24日
|
| 致王一亭‧聞蘭亭先生書 | 民國22年6月9日
|
| 致寶華山妙柔‧戒澄和尚書 | 民國22年6月14日
|
| 致寶華山隆昌寺妙柔和尚暨監院教授書 | 民國22年6月17日
|
| 致林璧予部長書 | 民國22年6月25日
|
| 致天池寺心月和尚書 | 民國22年7月
|
| 致盧于正先生書 | 民國22年7月1日
|
| 致王一亭先生書 | 民國22年7月6日
|
| 致太虛法師書 | 民國22年7月25日
|
| 致太虛法師書 | 民國22年8月5日
|
| 致王一亭先生書 | 民國22年9月7日
|
| 致王一亭先生書 | 民國22年9月15日
|
| 致寶華山德寬‧妙柔和尚書 | 民國22年9月16日
|
| 致王一亭先生書 | 民國23年9月27日
|
| 致圓瑛法師書 | 民國22年10月2日
|
| 致瑯琊山開化寺達修和尚書 | 民國22年10月3日
|
| 致班禪大師書 | 民國22年12月8日
|
| 致班禪大師書 | 民國23年1月18日
|
| 致蒙藏委員會石委員長書 | 民國23年2月3日
|
| 致國府 謝秘書書 | 民國23年2月10日
|
| 致德浩和尚書 | 民國23年2月10日
|
| 致太虛法師書 | 民國23年2月21日
|
| 致寶華山德寬和尚書 | 民國23年2月22日
|
| 致康寄遙先生書 | 民國23年2月25日
|
| 致譚雲山先生書 | 民國23年3月11日
|
| 致太虛法師書 | 民國23年3月25日
|
| 致慈雲和尚‧康寄遙先生書 | 民國23年4月3日
|
| 覆康寄遙先生書 | 民國23年6月4日
|
| 致太虛法師書 | 民國23年6月10日
|
| 致寶華山妙柔和尚書 | 民國23年9月27日
|
| 覆夏河鄧縣長書 | 民國23年11月9日
|
| 致寶華山妙柔和尚書 | 民國23年11月11日
|
| 致施省之先生書 | 民國24年4月1日
|
| 致王一亭先生書 | 民國24年4月22日
|
| 致覺名善知識書 | 民國24年5月22日
|
| 致太虛法師書 | 民國24年6月15日
|
| 致覺名善知識書 | 民國24年10月18日
|
| 覆悲觀大德等書 | 民國24年10月30日
|
| 致王一亭先生書 | 民國25年2月14日
|
| 致嘉木樣禪師書 | 民國25年2月21日 | 嘉木樣 refers to the Jamyang Shêpa lineage of Tibetan Buddhist teachers.
|
| 覆大剛法師書 | 民國26年9月12日 | Dàgāng 大剛 was a leader of a group of monks studying Buddhism in Tibet in the late 1920s and 1930s.
|
| 致歐陽竟無先生書 | 民國27年1月30日
|
| 致成都陳市長書 | 民國27年2月23日
|
| 致丁傑大德書 | 民國27年6月14日
|
| 致大剛法師書 | 民國27年7月13日
|
| 致道孚靈雀寺僧伽書 | 民國27年7月27日
|
| 致鑪雀壽靈寺諸大德書 | 民國27年8月1日
|
| 致格聰大德書 | 民國27年9月9日
|
| 致章嘉大師書 | 民國28年5月23日 | 章嘉 refers to one of the living Buddhas of Mongolian Buddhism, also rendered as 章嘉呼图克图
|
| 致章嘉大師書 | 民國28年7月1日
|
| 致中央黨部朱秘書長書 | 民國28年7月27日
|
| 告別印度人士書 | 民國29年仲冬月(農曆11月)
|
| 致河南李主席電 | 民國31年3月4日
|
| 覆康寄遙先生書 | 民國31年8月2日
|
| 致成都草堂寺戒乘諸大德書 | 民國31年9月18日
|
| 致世界摩訶菩提會瓦里新哈大善知識書 | 民國31年10月 | The World Maha Bodhi Society was founded by Anagarika Dharmapala in Sri Lanka to restore Buddhist sites in India.
|
| 致陳伯傢先生書 | 民國32年元月8日
|
| 上國府 林主席書 | 民國32年5月5日
|
| 致洛陽佛教會書 | 民國32年7月28日
|
| 致西康親增禪師書 | 民國33年4月30日
|
| 覆譚雲山先生書 | 民國34年4月14日
|
| 覆陳藹士先生書 | 民國34年8月24日
|
| 覆陳藹士‧屈文六先生 | 民國34年9月19日
|
| 致居覺生先生書 | 民國35年12月5日
|
| 致寶華山妙柔和尚書 | 民國35年12月17日
|
| 附鼎湖種樹法及本人對寶華山意見
|
| 致寶華山妙柔和尚書 | 民國36年9月29日
|
| 致虛雲老和尚書 | 民國36年3月29日
|
| 覆張岳軍先生書 | 民國36年8月15日
|
| 覆鄒海濱先生書 | 民國36年10月26日
|
| 致計晉美處長書 | 民國37年4月11日
|
| 致虛雲老和尚書 | 民國37年5月27日
|
| 致王耀武將軍書 | 民國37年6月1日
|
| 致寶華山妙柔和尚書 | 民國37年6月26日
|
| 致重慶華岩寺宗鏡和尚書 | 民國37年8月26日
|
Political / Bureaucratic Matters
| Title of Work
| Date of Composition
| Notes
|
| 代修建百馬寺籌備委員會擬呈洛陽行政督察專員文 | 民國21年11月
|
| 代教育部擬復內政部佛教學苑組織案咨文 | 民國22年2月8日
|
Misc. Works
| Title of Work
| Date of Composition
| Notes
|
| 鑪雀縣壽寧寺比丘殉道碑文 | 民國27年8月
|
| 贈大剛法師 | 民國27年9月9日
|
| 勗班禪大師行轅諸護衛士 | 民國27年9月
|